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主要与肛腺感染、免疫力下降、外伤等因素相关,治疗以抗生素、手术引流和局部护理为主。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影响较小,但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增加风险。环境因素中,久坐、便秘或腹泻造成的局部摩擦刺激常见。生理因素包括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患者易继发感染。外伤如肛门手术或异物损伤可能破坏黏膜屏障。病理因素中,肛裂、痔疮等基础疾病可诱发感染扩散。
2.典型症状
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的硬结,坐卧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发热、排尿困难。高位脓肿可表现为下腹部隐痛,需通过直肠指诊或超声确诊。出现38℃以上高热或剧烈疼痛应立即急诊处理。
3.临床治疗
抗生素首选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广谱药物,配合甲硝唑抗厌氧菌。手术方式包括:①放射状切口引流术,适用于浅表脓肿;②挂线处理高位脓肿;③性脓肿切开术预防肛瘘形成。术后每日用高锰酸钾坐浴,外涂马应龙痔疮膏促进愈合。
4.日常护理
饮食选择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食物,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骑行、深蹲等压迫肛周的运动,推荐每天提肛锻炼100次。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水冲洗替代纸巾擦拭。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免疫力低下者需补充维生素C。
该病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肛瘘或败血症,发病48小时内就诊可显著改善预后。术后两周复查排除肛瘘可能,三个月内避免辛辣饮食和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肛门指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