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鼻子不通气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蒸汽吸入、抬高头部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就医。
1.生理盐水冲洗是有效的方法。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或自制淡盐水(500毫升温水加4.5克食盐),用滴管或喷雾器滴入鼻腔,每次1-2滴,每日3-4次。6个月以上婴儿可使用吸鼻器辅助清除分泌物。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2.蒸汽吸入能稀释鼻腔分泌物。在浴室放热水制造蒸汽环境,抱着宝宝停留5-10分钟。或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注意定期清洁机器防止霉菌滋生。1岁以上幼儿可尝试温毛巾敷鼻梁,温度不超过40℃。
3.睡眠时抬高头部30度能减轻鼻塞。用毛巾折叠垫在床垫下,形成缓坡。避免直接垫高枕头以防颈部弯曲。母乳喂养期间保持半坐姿,喂奶后竖抱20分钟防止呛奶。
4.药物治疗需谨慎。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任何感冒药。6个月以上可考虑儿科医生指导下的解充血药,如伪麻黄碱滴剂。禁用含抗组胺成分的复方制剂。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按体重计算。
5.家庭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2次;多饮温水或母乳;避免接触二手烟;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紫、拒食或嗜睡,应立即急诊。
鼻腔护理需要持续3-5天,多数感冒症状1周内自愈。预防重点在于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按时接种疫苗。冬季使用凡士林薄涂鼻孔周围可保护黏膜,但勿深入鼻腔。哺乳期母亲感冒应戴口罩护理,无需中断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