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手机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都离不开它。
但你是否在玩手机时有过眼睛胀痛的经历?尤其是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盯着手机屏幕,眼睛胀痛、干涩,甚至头痛、恶心?当心可能是这种眼疾来袭。
科普专家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一类眼病,是全球手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核心机制是病理性眼压升高,长期压迫导致视神经缺血,导致视野逐渐缩小、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眼睛胀痛≠青光眼,但可能是警告信号
通常情况下,长时间玩手机出现眼睛胀痛大概率是用眼过度导致的,毕竟你盯着那块发着蓝光的屏幕,比盯着上涨的金价还专注。但如果胀痛持续不缓解且伴随视物模糊、彩虹光环、头痛欲裂,那就要及时就医了。青光眼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手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比你追的剧还刺激。
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
①急性青光眼通常发病迅速,通常表现为剧烈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明显甚至视力丧失,因起病急骤,拖延就诊易导致病情延误,终导致青光眼损伤不可修复,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定期体检眼部可筛查出高危人群,这类人群一般具有浅前房、短眼轴、晶状体厚等解剖学眼部特征。
②慢性青光眼发病缓慢,早期通常无明显不适,眼胀痛程度较轻,起病隐匿,待患者发现就诊时,病程往往都进展至中晚期,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明显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
青光眼如何预防及治疗?
①急性青光眼:定期眼部体检,筛查出高危眼部体征,可进行激光、药物等临床干预,及时解除相关危险解剖因素,达到预防急性发作、保留视功能的目的。
②慢性青光眼:定期眼部体检,及时发现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及时治疗,干预病程进展,延缓病情发展,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此外,有青光眼家族病史,40岁以上,并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偏头痛、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情况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患青光眼概率会增加,需定期检查眼睛,避免延误病情。
防治青光眼
除了要避免情绪激动、一次性过度饮水
重要的一点:
真的别老熄灯玩手机
湖北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提醒:了解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非常重要。可以观察眼睛有无胀痛、视力变化、眼部特殊症状等,如出现眼胀痛、视力持续下降、虹视(看灯光有彩色光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心态,都是预防青光眼的关键。别让“沉默的眼睛杀手”悄悄盯上你,从现在开始,爱护眼睛,守护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