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慢性腹泻典型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粪便稀薄或水样、持续时间超过2周,可能伴随体重不增、食欲减退、腹部胀气。常见原因涉及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或肠道功能紊乱,需结合具体症状评估并及时就医排查。
1.排便频率与性状改变
慢性腹泻直观表现为排便次数持续增加,婴幼儿每日超过3次稀便或水样便,粪便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黏液。母乳喂养儿正常便次可能较多,但若突然变稀且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观察粪便颜色很重要,绿色泡沫便可能提示乳糖不耐受,血丝便需排查细菌感染或过敏。
2.伴随的消化系统症状
超过60%患儿会出现持续性腹胀和肠鸣音亢进,进食后症状加重。部分婴儿表现为反复吐奶或抗拒进食,因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腹泻可能引发肛周皮肤红肿破损,排便时哭闹明显。
3.全身性表现
持续腹泻两周以上未干预的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皮肤弹性减低等脱水体征。部分伴有低热(37.5-38℃)或反复口腔溃疡,提示可能存在免疫相关性疾病。睡眠质量下降、易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常见。
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感染性腹泻需进行便培养,细菌感染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轮状病毒腹泻主要采用补液治疗
-食物蛋白过敏患儿需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回避牛奶、鸡蛋等过敏原至少6个月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临时使用无乳糖配方,配合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菌群
-锌制剂(葡萄糖酸锌每日10-20mg)连续补充14天可加速肠黏膜修复
当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囟门凹陷等警示症状时,必须立即儿科急诊。轻度症状可先尝试调整饮食结构,记录每日排便情况,若72小时无改善需专科就诊。喂养期间注意奶具消毒,避免高渗果汁摄入,每次便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预防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