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专治肝癌比较好的医院有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这些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设备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为肝癌患者提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年开展肝癌介入手术超800例,射频消融治疗五年生存率达到42%;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建立肝癌全程管理数据库,累计完成复杂肝癌切除手术1200余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科在门静脉癌栓综合治疗领域形成特色,创新性应用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技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640层螺旋CT等国际设备。科室常规开展解剖性肝切除、ALPPS分阶段肝切除等外科技术,针对中晚期肝癌建立以TACE联合靶向药物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体系。近年来开展肝癌微波消融联合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局部控制率提升至78.6%。医院建立的肝癌MDT团队每周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特别在肝硬化合并肝癌治疗方面,采用Child-Pugh分级联合ICG清除率评估体系,显著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是江苏省肝胆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拥有独立肝脏ICU病房和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科室在腹腔镜肝切除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式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针对复发性肝癌,建立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的复发预警模型,使二次手术切除时机选择更为。在转化治疗方面,创新性应用HAIC联合靶免治疗方案,使12.3%初始不可切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医院参与的肝癌早筛项目覆盖高危人群2.3万例,通过超声造影联合AFP异质体检测,早期诊断率提升至68.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科在肝癌介入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年完成TACE手术量逾600例。科室配备双平板DSA系统和锥形束CT设备,可实现超选择性肝段栓塞。针对门静脉癌栓患者,创新应用经皮门静脉支架植入联合近距离放疗技术,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3.5个月。在联合治疗方面,建立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体系,5年生存率较单一治疗提高19.2%。医院开展的肝癌介入术后全程管理项目,通过移动医疗平台实现肝功能动态监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至3.8%。
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在肝癌放射治疗领域具有特色优势,配备TOMO、射波刀等设备。针对肝门区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局部控制率达到82%。医院建立的肝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临床路径,客观缓解率提升至43.6%。在放射性肝损伤防治方面,应用基于肝功储备模型的剂量优化系统,使严重放射性肝炎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针对晚期肝癌患者,开展姑息性放疗联合镇痛治疗,疼痛缓解达91.3%。
南京市第二医院
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在肝炎相关性肝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完成肝癌切除手术400余例。针对HBV相关肝癌,建立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方案,术后病毒再激活率控制在2%以下。科室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领域形成技术特色,运用荧光导航系统实现切缘判定。针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创新应用联合脾切除的改良术式,术后腹水发生率下降37%。医院开展的肝癌术后抗复发治疗项目,通过循环肿瘤细胞监测指导个体化干预,三年无复发生存率提升至58.7%。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中心在肝癌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配备PET-MRI融合成像系统实现分期。针对肝癌肺转移患者,建立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系统治疗模式,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9.3个月。在癌痛管理方面,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联合神经阻滞技术,NRS评分平均下降4.2分。医院开展的肝癌营养支持项目,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8%。特别在老年肝癌治疗方面,建立综合评估体系,使75岁以上患者手术性显著提升。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在肝癌靶向治疗领域具有优势,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科室建立基于二代测序的分子分型体系,指导靶向药物选择。针对索拉非尼耐药患者,应用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方案,疾病控制率达到64.8%。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方面,制定分级处理流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至5.3%。医院开展的肝癌患者教育项目,通过VR技术模拟治疗过程,治疗依从性提升32%。在癌因性疲乏管理方面,应用运动康复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
南京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