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看肝癌比较专业的医院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这些医院在肝癌的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及多学科协作方面均具备较强实力,为患者提供从早期筛查到晚期姑息治疗的全周期管理。其中,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年肝癌手术量逾千例,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拥有中部地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开展三维可视化肝切除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该院肝胆胰外科中心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荧光腹腔镜等设备,常规开展解剖性肝切除、ALPPS联合肝脏离断术等复杂术式。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科室建立以介入栓塞、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为核心的转化治疗体系,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将不可切除肝癌转化为可手术病例的成功率达38%。联合核医学科开展的钇-90放射栓塞治疗,已累计完成200余例难治性肝癌治疗。医院设有肝癌专病数据库,对5000余例病例进行长期随访,形成个体化预后评估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拥有湖北省复合手术室,可实现介入栓塞与外科手术的衔接。放射治疗科配置TrueBeam和CyberKnife系统,对门静脉癌栓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放疗的5年生存率提升至27%。肝胆外科首创"三步法"腹腔镜肝切除术,将微创手术适应症扩展至直径15cm的肿瘤。医院组建包括肝胆外科、介入科、放疗科等12个科室的肝癌诊疗联盟,建立影像引导下的微波消融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使直径3-5cm肿瘤的完全消融率提高至91%。
湖北省肿瘤医院
作为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其肝胆胰外科年完成肝癌手术800余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占比65%。科室引进三维可视化系统,通过CT影像重建实现肿瘤与血管关系的立体呈现,使手术度提升40%。针对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建立Child-Pugh分级联合ICG清除率的术前评估体系,将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医院配备湖北省重离子治疗中心,对特殊部位肝癌开展粒子放射治疗,已完成临床研究病例120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该院肝胆外科在复杂肝癌切除领域具有优势,常规开展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下腔静脉取栓等高难度手术。介入科开展的载药微球栓塞技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个月。医院建立肝癌早筛门诊,采用AFP-L3、DCP等新型标志物联合超声造影进行筛查,早期诊断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2%。特色技术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开展肝癌分子分型研究,通过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移植医学中心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400余例,其中肝癌肝移植5年生存率达68%。肿瘤放化疗科实施TOMO放射治疗系统,对多发病灶肝癌的剂量雕刻精度达亚毫米级。特色项目包括纳米刀消融治疗邻近大血管的肝癌,以及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胆管细胞癌。医院建立肝癌患者全程管理平台,整合手术治疗、康复指导及心理干预服务。
武汉市中心医院
该院肝胆胰外科重点发展微创技术,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数居市级医院。针对老年肝癌患者,建立心肺功能评估-手术风险分级体系,使70岁以上患者手术性显著提升。介入科开展载药微球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序贯,客观缓解率较传统方案提高35%。医院特色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发肝复康颗粒等院内制剂辅助术后恢复,联合针灸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
武汉市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在肝切除领域形成特色,采用术中超声导航技术确定切缘,确保R0切除率维持在92%以上。肿瘤科开展肝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使部分Ⅲ期患者降期手术成为可能。医院建立肝癌营养支持团队,根据患者代谢特点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特色技术包括术中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结扎治疗多发结节型肝癌,以及人工腹水辅助下的膈顶部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