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6周胎儿大小一般身长约47厘米,体重约2700克,发育标准包括胎位固定、皮下脂肪增厚、器官功能成熟等。胎儿发育情况主要与母体营养状况、胎盘功能、遗传因素、孕期并发症、胎儿自身代谢等因素相关。
1、身长体重:
36周胎儿身长通常达47厘米左右,体重约2700克,个体差异在±200克范围内。超声测量双顶径约8.7厘米,股骨长约6.8厘米。此时胎儿体重每周增长约200克,皮下脂肪继续增厚使皮肤皱褶减少,体型更接近新生儿。
2、胎位发育:
此阶段多数胎儿转为头位,胎头进入骨盆衔接。胎位固定与子宫空间限制有关,表现为胎动幅度减小但力度增强。约4%胎儿可能保持臀位,需通过膝胸卧位或外倒转术调整。
3、器官成熟:
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肺泡结构基本完善,具备自主呼吸能力。消化系统可处理羊水中的蛋白质与糖类,肝脏储存铁质达75毫克。神经系统完成髓鞘化,出现规律睡眠觉醒周期。
4、运动能力:
胎儿可完成抓握、眨眼、转头等协调动作,对光线和声音刺激产生明确反应。胎动频率维持在每小时10次以上,母亲应每日监测胎动,若2小时少于6次需就医评估。
5、营养储备:
胎儿体内储存大量糖原、脂肪和矿物质,尤其钙磷储备满足出生后4个月需求。母体需保证每日钙摄入1200毫克,蛋白质80克,铁30毫克以支持胎儿后阶段的快速增重。
孕晚期建议每日分5-6次进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搭配深色蔬菜补充叶酸。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和散步,避免长时间仰卧。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关注血压和水肿情况,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