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乳腺癌较好的医院有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及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重点介绍排名前三的医疗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中心拥有国内的乳腺癌综合治疗体系,年手术量达3000余例;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配备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系统等设备;华西第二医院妇科肿瘤科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等特色项目。
四川省肿瘤医院
该院乳腺外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设有独立的乳腺肿瘤筛查门诊、遗传咨询门诊及乳房重建专科门诊。配置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3.0T磁共振等诊断设备,常规开展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术、腔镜下乳腺癌术等微创技术。医院参与制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牵头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HER2阳性乳腺癌双靶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等前沿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特别设立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制度,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健康管理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西南地区乳腺癌多学科联合门诊,整合外科、放疗、病理等12个专业团队。该中心配备医科达Axesse放疗系统,可实施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领域,病理完全缓解率达38.7%,达到国际水平。医院自主研发的乳腺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实现了超声与钼靶影像的AI融合分析,微小病灶检出准确率提升至92.5%。特别设立淋巴水肿康复门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设备改善术后上肢功能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该院妇科肿瘤科在乳腺癌与妇科肿瘤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开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等技术。科室配备数字化乳腺导管镜系统,可定位导管内病灶。创新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达98.6%。针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医院参与国家"两癌"筛查质控工作,近三年完成乳腺癌筛查23万人次,早期诊断率提升至41.3%。
四川省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拥有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常规开展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配备全数字化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可检测到2mm以下的微小钙化灶。在乳腺癌保乳治疗方面,应用肿瘤整形技术进行腺体瓣移位修复,保乳率达45.2%。建立乳腺癌术后随访数据库,实现五年生存率动态监测。医院开展的循环肿瘤DNA检测项目,为晚期患者提供的评估和预后预测。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乳腺甲状腺专科重点开展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应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良恶性肿瘤。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建立生育力保存多学科团队,开展卵巢组织冷冻等技术。医院配备乳腺专用PET/CT,可发现0.5cm以上的转移病灶。创新开展术中放疗技术,对保乳手术患者实施单次大剂量靶区照射。设置心理咨询室和形象康复室,提供假体佩戴指导、头皮冷却防脱发等特色服务。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引进麦默通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实现微小病灶取样。开展乳腺癌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对切缘阳性病例进行即时补充治疗。建立乳腺癌基因检测平台,可检测BRCA1/2等21个遗传易感基因。针对骨转移患者,应用锶-89核素治疗联合双膦酸盐药物,有效缓解骨痛症状。医院参与市级乳腺癌慈善援助项目,为低收入患者提供免费靶向药物治疗。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肿瘤科设置乳腺癌专病病房,开展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配备微波消融治疗仪,对不可手术的复发病灶进行姑息治疗。引进体表标记自动定位系统,提高放疗摆位效率。医院研发的中药膏剂外敷配合低频脉冲治疗,有效改善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实施个体化镇痛方案。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应用三维适形插植放疗技术处理保乳术后复杂病灶。开展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指导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引进乳腺专用PET成像系统,鉴别原发灶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达94.7%。建立乳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系统,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医院开展音乐治疗、正念减压等心理干预项目,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配备乳腺钼靶立体定位活检系统,实现微小钙化灶取样。开展乳管镜检查,明确乳头溢液病因诊断。应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确保手术切缘阴性率。建立乳腺癌康复训练中心,配置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器等专业设备。开展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肿瘤科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评估,应用超声造影监测肿瘤血流变化。配备高频乳腺治疗仪,改善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建立乳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通过移动医疗平台实现远程随访。开展团体心理治疗课程,帮助患者建立互助支持网络。医院参与市级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近两年筛查高危人群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