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肝癌效果比较好的医院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三六三医院、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在国内肝癌诊疗领域处于地位,年均开展肝癌手术超1500例;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肝癌诊疗中心,五年生存率数据达到国内水平;四川省肿瘤医院专注肿瘤综合治疗,拥有西南地区肝癌放射外科治疗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该院肝胆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3D腹腔镜等设备。针对原发性肝癌开展解剖性肝切除、ALPPS分步切肝等术式,微创手术占比达65%以上。在复杂肝癌治疗方面,建立起介入栓塞、射频消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科室牵头制定5项肝癌诊疗指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研发的肝癌预后评估模型被30余家三甲医院采用。年均收治肝癌患者2000余例,早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68.2%。
四川省人民医院
医院肝癌诊疗中心实施肝胆外科、介入科、放疗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建立肝癌全程管理数据库。介入治疗中心配备双平板DSA系统,年完成TACE手术800余例,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经验丰富。放疗科引进TOMO放射治疗系统,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该院参与国际多中心肝癌药物临床试验12项,创新性开展载药微球栓塞联合系统治疗,使不可切除肝癌转化切除率达到28.6%。中心建立术后复发监测体系,通过循环肿瘤DNA检测实现预警。
四川省肿瘤医院
作为省级癌症防治中心,医院肝癌综合治疗科实施手术、介入、放疗、靶向、免疫五位一体治疗方案。放射治疗中心配置射波刀、伽玛刀等设备,开展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临床研究方面,牵头肝癌新辅助治疗全国多中心研究,参与制定《中国肝癌转化治疗专家共识》。特色技术包括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等。医院建立肝癌生物样本库,开展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等诊疗项目,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该院肿瘤中心设置独立的肝癌诊疗单元,配备64排CT模拟定位系统、射频消融仪等设备。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对3cm以下肝癌病灶实现灭活。介入治疗科开展载药微球栓塞、放射性粒子植入等特色技术,联合中医药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医院建立肝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设置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干预等配套服务。参与省级肝癌早筛项目,通过超声造影技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肿瘤科在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建立肝癌辨证分型标准体系。针对不同病程阶段,制定手术期扶正培本、放化疗期减毒增效、康复期防复发的系统方案。研发肝积方、消瘤平等院内制剂,配合针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法改善临床症状。科室开展真实研究,证实中医药联合介入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开发具有抗肝癌作用的复方中药新药。
西部战区总医院
肝胆胰外科开展解剖性肝段切除、ALPPS二期肝切除等复杂手术,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介入科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栓塞治疗,有效控制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状。医院配备术中超声导航系统,实现肝癌病灶精确定位。建立肝癌微波消融质量控制系统,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参与军队系统肝癌防治研究,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肝癌影像诊断系统。
三六三医院
该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设置肝癌多学科门诊,实施个体化诊疗方案。放射介入科开展DEB-TACE(载药微球栓塞)技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引进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系统,对毗邻重要血管的肝癌病灶实施内照射。建立肝癌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开展肝癌患者运动康复指导,通过有氧运动改善治疗耐受性。参与市级肝癌防治科普项目,定期举办患者教育讲座。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肿瘤科建设肝癌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配备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等设备。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病理确诊率达98%以上。实施TACE联合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方案,建立药物动态评估体系。设置肝癌日间治疗病房,开展短程放疗、免疫治疗等门诊治疗方案。参与区域性肝癌医联体建设,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开展肝癌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提供PICC维护、疼痛管理等延续护理。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肿瘤科建立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开展中药外敷联合TACE治疗。研发疏肝化瘀贴等特色制剂,有效缓解肝癌疼痛症状。针灸科实施肝俞穴埋线,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癌协作项目,验证中药复方对肝癌抑制作用。建立肝癌康复治疗中心,提供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指导。开展中药熏蒸,改善肝癌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医院定期组织省级名中医联合义诊,为肝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