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肝癌比较好的医院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年肝癌手术量超过500例,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设备;四川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年均开展肝癌介入手术2000余台次;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对合并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肝癌患者具有独特诊疗优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配备有3.0T磁共振、PET-CT等高端影像设备。该科室常规开展解剖性肝切除术、ALPPS分阶段肝切除等复杂术式,微创手术占比达45%。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可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医院建有标准化肝癌标本库,开展循环肿瘤DNA检测等诊断项目,参与国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12项。日间化疗中心实施规范化疗流程管理,年服务肝癌患者超800人次。
四川省肿瘤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设置独立肝癌病区,开展三维可视化导航下的肝切除术,手术切除率提升至68%。介入治疗科配备双平板DSA系统,可同期实施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放射治疗中心拥有TOMO刀等设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定位误差小于1mm。医院建立肝癌全程管理模式,从筛查诊断到康复随访全程数字化管理。临床药理中心开展肝癌新药临床试验20余项,为患者提供国际同步治疗方案。营养科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改善患者治疗耐受性。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性疾病肝癌诊疗中心,对HBV相关肝癌实施抗病毒与抗肿瘤同步治疗策略。肝脏外科开展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手术,解决肝硬化门脉高压问题。介入超声科实施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病灶完全消融率达92%。医院建立肝癌合并HIV等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治疗体系,配备负压手术室和专用介入导管室。中西医结合科研发肝复康颗粒等院内制剂,改善介入治疗后肝功能恢复。开展肝癌早筛项目,年完成肝硬化患者肝癌筛查1.2万人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该院肿瘤科建立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将中药外敷与介入治疗相结合。配备中药熏蒸治疗系统,改善肝癌疼痛症状。研发肝积消方等协定处方,经临床验证可降低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针灸科开展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缓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影像中心应用能谱CT进行肝癌血供分析,提升微小病灶检出率。营养食堂提供药膳定制服务,根据治疗阶段调配健脾养肝膳食。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开展荧光导航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显示肿瘤边界。设置肝癌日间手术病房,缩短平均住院日至3天。介入科实施载药微球栓塞术(DEB-TACE),药物缓释时间延长至28天。疼痛管理科采用神经阻滞技术控制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康复医学科制定肝癌术后呼吸训练方案,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医院开通肝癌诊疗绿色通道,从初诊到治疗启动不超过72小时。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该院建立肝癌多学科联合门诊,实行影像、病理、外科、内科联合会诊制度。超声医学科开展超声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程度。肿瘤科实施个体化剂量化疗方案,通过药物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内镜中心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达95%。日间病房配置移动医疗系统,患者可通过APP反馈不良反应。医院参与国家肝癌防治联盟,共享诊疗数据和临床研究资源。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肿瘤中心配备射频消融联合冷循环系统,可处理5cm以下肝癌病灶。放射介入科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局部控制率提升至85%。设立肝癌营养治疗小组,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营养评估。中医肿瘤科开展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医院建立肝癌患者俱乐部,定期组织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活动。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可连线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专家。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放射治疗科引进速锋刀治疗系统,实施呼吸门控放射治疗。介入科开展载药微球栓塞联合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临床检验科建立肝癌特异性标志物检测体系,涵盖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等7项指标。药剂科开设药物咨询窗口,提供靶向药物相互作用查询服务。医院制定肝癌诊疗临床路径,规范18个关键诊疗环节。设置个案管理师岗位,全程跟踪患者治疗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