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局部扩张是指乳腺导管内径异常增宽,可能由乳腺导管阻塞、激素水平变化、乳腺炎症、乳腺增生或乳腺肿瘤等因素引起。
1、乳腺导管阻塞:乳腺导管内部分泌物积聚或脱落细胞堆积可能导致导管机械性阻塞。这种情况常见于哺乳期女性乳汁淤积,也可能与非哺乳期导管内乳头状瘤相关。轻度阻塞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反复发作需超声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
2、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会刺激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围绝经期女性、口服避孕药使用者多见,通常伴随月经周期出现乳房胀痛。调节内分泌可选择疏肝理气类中药,严重者需激素替代治疗。
3、乳腺炎症:急性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都会引发导管壁炎性水肿。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伴有红肿热痛,需抗生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炎症则表现为乳头溢液,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
4、乳腺增生: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可能压迫导管造成继发扩张。这种良性病变形成团块样结构,超声显示"豹纹征"。建议每3-6个月复查,持续增大需真空辅助微创旋切。
5、乳腺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可能直接导致导管结构破坏。肿瘤引起的扩张多局限单侧,伴有血性溢液或皮肤凹陷。确诊需依靠乳管镜或病理活检,恶性肿瘤需手术联合放化疗。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7天进行乳房自检。饮食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限制咖啡因及高脂食物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上肢伸展运动,避免剧烈撞击类活动。出现乳头异常分泌物、皮肤橘皮样改变或持续疼痛应及时乳腺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