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青光眼的专科医院有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其中,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拥有西部地区首台全景前节OCT导航系统,年均完成青光眼手术超120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配备有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建立了个体化眼压监测体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开展的微导管辅助Schlemm管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其青光眼专科配备有海德堡HRT-III共焦激光扫描系统、Centurion智能超声乳化仪等国际设备。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实现无切口治疗,术后眼压控制达标率达86.5%。针对难治性青光眼,创新采用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抗VEGF治疗,使手术成功率提升至78%。科室建立青光眼患者终身随访数据库,通过AI算法预测视神经损伤进展风险,率达92%。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华西医院眼科作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其青光眼诊疗中心拥有自主研发的房水动力学检测系统,可监测24小时眼压波动曲线。中心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对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进行量化分析,早期诊断青光眼敏感性达94.3%。在手术治疗方面,创新应用二氧化碳激光辅助的小梁消融术,手术时间缩短至8-10分钟,术后前房炎症反应降低37%。针对先天性青光眼,开展360°小梁切开术,五年随访数据显示视功能维持率较传统手术提高21%。
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该院眼科引进的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可评估房角结构,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预警准确率达89.7%。科室开展的微脉冲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通过精确控制激光能量,在降低眼压的同时保留70%以上睫状体功能。针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病例,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双切口超声乳化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特别设立青光眼慢病管理门诊,通过物联网眼压监测仪实现居家数据上传,异常值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4.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该科室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青光眼诊疗体系,开发出包含夏枯草、决明子等12味中药的降眼压滴眼液,临床试验显示可使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日间眼压波动降低2.1mmHg。结合耳穴贴压,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进展抑制率达65%。现代诊疗方面配备有Humphrey视野计750型,采用SITA-FAST检测策略,单次检查时间缩短40%。开展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五年阀体通畅率保持83%以上。
5.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该科室建立的青光眼早期筛查体系,通过角膜滞后量(CH)与角膜阻力因子(CRF)联合检测,筛查特异性提升至91.2%。引进的iStentinject微型支架系统,可在白内障手术中同步完成微创青光眼治疗,使患者术后用药种类减少1.8种。针对青少年型青光眼,采用前房角镜引导的360°黏小管成形术,术后眼压控制在15mmHg以下占比达79%。科室配备有专属眼压校准实验室,确保各型眼压计测量误差控制在±0.3mmHg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