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又吐又拉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过敏原回避、肠道调理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呕吐腹泻常见原因。病毒损伤肠黏膜导致吸收障碍,表现为水样便伴呕吐。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改用无乳糖配方。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性肠炎常伴随发热和黏液血便。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细菌感染易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密切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
3、喂养不当:
过量进食、食物温度过低、添加新辅食过快都可能刺激胃肠道。表现为进食后呕吐,大便含未消化食物残渣。应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单次喂养量,将食物研磨得更细腻,适当延长喂奶间隔。
4、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可引发过敏性胃肠炎,除呕吐腹泻外可能出现皮疹。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严重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
5、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失衡或胃肠动力异常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但量少,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蠕动,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
护理期间需注意维持水分摄入,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补液盐溶液。暂停高糖高脂食物,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密切监测体温、尿量和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或8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渐增加食量,避免生冷食物刺激,保证餐具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