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显像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形态、功能及病灶性质,临床意义包括定位甲状腺组织、判断结节功能状态、辅助诊断甲状腺炎及鉴别异位甲状腺等。
1、定位甲状腺:
显像可清晰显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及轮廓,识别先天缺如或术后残留组织。对于颈部肿块鉴别,能明确是否为甲状腺来源,如胸骨后甲状腺肿需通过显像确认与正常腺体的连续性。
2、评估结节功能:
根据放射性核素摄取差异,将结节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提示自主功能性腺瘤,恶性概率低于1%;冷结节需结合超声进一步评估,约5%-15%可能存在恶性病变。
3、诊断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核素摄取弥漫性降低,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呈分离现象。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呈现不均匀摄取,晚期伴随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摄取率下降。
4、鉴别异位甲状腺:
舌根部、纵隔等部位出现异常摄锝组织时,显像可证实异位甲状腺存在,避免误切导致性甲减。儿童舌甲状腺约占异位病例的90%,需通过显像与甲状舌管囊肿区分。
5、监测分化型癌:
术后131碘全身显像能发现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的随访具有独特价值。治疗剂量显像还可预测病灶对放射性碘的敏感性,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及造影剂4-6周,妊娠期禁用放射性核素。日常需关注甲状腺区域有无异常肿块,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饮食保证适量海产品摄入,避免过量十字花科蔬菜影响碘吸收。出现颈部压迫症状或短期内结节增大应及时复查显像,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进行核医学随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