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4种典型症状。该疾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
1、反酸
反酸是指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或口腔的现象,常伴随酸苦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平卧、弯腰或进食后症状加重,可能与食管蠕动功能减弱、胃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长期反酸可能导致牙齿腐蚀、咽喉炎等并发症。患者可通过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方式缓解症状。
2、烧心
烧心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热感,多发生在餐后1-2小时。胃酸刺激食管黏膜是主要原因,症状可向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会加重症状。严重时可伴随食管黏膜糜烂或溃疡,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建议患者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腹压增高的动作。
3、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疼痛常被误认为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迫感或刺痛,可放射至肩背部。胃酸刺激食管神经末梢引发疼痛,进食过热、过酸食物时症状加剧。部分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质量。需与心血管疾病鉴别,必要时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
4、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多出现在疾病中晚期,表现为食物停滞感或吞咽疼痛。食管炎症反复发作可导致瘢痕狭窄,严重时需进行食管扩张治疗。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Barrett食管风险。患者应避免进食坚硬、大块食物,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饮食。
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预防并发症发生。日常可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为诊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