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反流可能由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根部扩张等原因引起。主动脉瓣反流是指心脏舒张期主动脉内血液经关闭不全的瓣膜反流至左心室,长期反流可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主动脉瓣退行性变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多见于老年人群,与年龄相关的瓣膜钙化、纤维化有关。瓣叶增厚变形导致闭合不全,超声心动图可见瓣叶活动度降低伴钙化斑块。轻度反流可定期随访,中重度反流需考虑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可选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或盐酸贝那普利片抑制心室重构。
2、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侵蚀瓣膜结构造成穿孔或赘生物形成,常见病原体包括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多伴有发热、杵状指等全身感染症状,血培养和经食道超声可确诊。需足疗程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抗感染,严重瓣膜损毁时需行瓣膜修复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胶囊。
3、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瓣叶增厚挛缩呈鱼口状改变。多合并二尖瓣病变,听诊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急性期需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慢性期重度反流可选择机械瓣置换术,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
4、主动脉根部扩张
马凡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引起主动脉窦部扩张,导致瓣环扩大而瓣叶相对关闭不全。CT血管成像可见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延缓主动脉扩张,动脉瘤直径超过50毫米需行带瓣管道置换术,术后需控制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
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戒烟并保持体重指数在24以下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