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治疗精神病比较好的医院有: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压力、脑部功能异常等多方面。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江苏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拥有国内的精神疾病诊疗设备和技术。医院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开展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模式。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156号。
就诊科室:精神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00。
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拥有多名高级职称专家。科室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职场压力、睡眠障碍等方面具有特色诊疗技术,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等全方位服务。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惠河路200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3.无锡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无锡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多名精神医学专家。科室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同时开展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业诊疗。
无锡市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清扬路299号。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4.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是医院重点建设科室,拥有多名资深心理医师。科室在职场心理调适、婚姻家庭关系、青少年心理问题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兴源北路585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5.无锡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
无锡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是集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技术于一体的专业科室。科室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结合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在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无锡市中医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南西路8号。
就诊科室:神志病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6.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精神科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精神科是医院特色专科,拥有多名精神医学专业医师。科室在老年精神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东路218号。
就诊科室:精神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7.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拥有多名心理治疗师。科室在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提供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案。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通扬南路280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8.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是医院特色专科,拥有多名精神医学专家。科室在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堰裕路1008号。
就诊科室:精神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9.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心理科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心理科是医院重点建设科室,拥有多名专业心理医师。科室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学习障碍、网络成瘾等方面具有特色诊疗技术,提供家庭治疗、行为矫正等专业服务。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东亭中路88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10.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精神科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精神科是医院特色专科,拥有多名精神医学专业医师。科室在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提供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等综合服务。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新兴西路3号。
就诊科室:精神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培养兴趣爱好都能提升心理韧性。当出现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早期发现和干预对精神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歧视和偏见,共同营造有利于康复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