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能引起皮肤凹陷、橘皮样变、红肿溃烂、乳头内陷或湿疹样改变等变化。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失控形成的恶性肿瘤,皮肤改变多与肿瘤侵犯或淋巴回流受阻有关,需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
1、皮肤凹陷
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会导致皮肤局部凹陷,形似酒窝。这种改变在手臂上举时更明显,可能伴随无痛性肿块。需通过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鉴别,必要时行空心针穿刺活检。临床常用注射用紫杉醇、卡培他滨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等药物进行新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2、橘皮样变
癌细胞阻塞淋巴管会引起皮肤水肿,毛囊处形成点状凹陷,呈现橘皮样外观。常见于乳房外上象限,可能伴有皮肤增厚和发热感。需与乳腺炎鉴别,确诊后可采用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联合放疗。
3、红肿溃烂
晚期乳腺癌可穿透皮肤形成菜花样溃疡,创面渗液伴恶臭。炎性乳腺癌会出现弥漫性红肿热痛,易误诊为感染。需紧急行病理活检,常用注射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片化疗,严重时需全乳切除。
4、乳头内陷
肿瘤侵犯大导管会导致乳头回缩或偏斜,单侧突发性内陷更具提示性。可能伴随血性溢液,需行乳管镜检查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治疗方案包括注射用表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或采用乳腺癌改良术。
5、湿疹样改变
佩吉特病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糜烂、结痂等湿疹样病变,病程迁延反复。需通过刮片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需联合乳房切除术和注射用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该类型易漏诊,凡乳头湿疹经久不愈均应排查乳腺癌。
发现乳房皮肤异常应及时就诊乳腺外科,避免挤压或热敷病变部位。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穿戴无钢圈文胸减少摩擦。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限制蜂王浆等含雌激素食品。定期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配合康复锻炼改善上肢淋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