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氧疗支持、补液治疗、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肺炎患儿可能出现痰液黏稠、咳嗽无力等症状,家长需帮助患儿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避免让患儿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合理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肺炎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支原体肺炎患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用药期间需观察患儿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氧疗支持
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医生会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氧疗。轻度缺氧可采用鼻导管吸氧,严重缺氧可能需要面罩吸氧或无创通气。氧疗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面色等变化,避免氧气管路扭曲或脱落。
4、补液治疗
肺炎患儿常因发热、呼吸急促导致体液丢失增加,家长需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进食困难的患儿,可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标,避免补液过量导致肺水肿。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
5、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肺炎患儿的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家长需掌握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雾化后帮助患儿漱口或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引起口腔真菌感染。
小儿肺炎患儿应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食用米粥、面条等食物。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按时完成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免疫接种有助于预防肺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