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脚烂通常由糖尿病足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清创处理、抗感染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足部压力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部溃疡、疼痛、肿胀、发红、渗液等症状。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加重足部病变。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饮食管理和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清创处理
糖尿病足溃疡需要及时进行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清创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加重。对于浅表溃疡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部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清创后可使用银离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覆盖创面,保持伤口湿润环境。
3、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医生会根据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轻度感染可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抗感染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评估并调整用药方案。
4、改善血液循环
糖尿病足患者常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会影响伤口愈合。医生可能会开具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等。对于严重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或血管旁路手术。患者应避免吸烟,保持适度活动,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深部组织感染、骨髓炎或大面积坏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清创术、截趾术、截肢术等,目的是清除感染源和坏死组织,保留尽可能多的功能。术后需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伤口、水泡或红肿,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血糖和足部情况。出现足部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饮食上应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伤口愈合。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足部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