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能引起月经异常、压迫症状及生育问题,但多数为良性病变。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经量增多、排尿困难、不孕或流产、腹痛腹胀、贫血等。
1、经量增多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或影响子宫收缩,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长期经量过多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必要时需手术切除肌瘤。
2、排尿困难
增大的肌瘤压迫膀胱或尿道时,可能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可能导致便秘或里急后重感。这类症状通常与肌瘤位置和体积相关,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压迫症状严重者需考虑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3、不孕或流产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增加不孕或反复流产的概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还可能引发胎位异常、早产等并发症。备孕女性若发现肌瘤直径超过4厘米,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先行治疗。
4、腹痛腹胀
肌瘤变性或蒂扭转时可引发急性下腹痛,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较大的肌瘤可能导致下腹坠胀感或腰骶部酸痛,影响日常活动。症状较轻时可尝试热敷缓解,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者应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
5、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活动耐力下降。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除铁剂补充外,需针对肌瘤本身进行治疗,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缩小肌瘤体积。
子宫肌瘤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剧烈腹痛或排尿排便障碍时需及时就诊。绝经后肌瘤通常逐渐萎缩,若反而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