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能引起月经异常、压迫症状和不孕等问题,但多数为良性病变。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月经量增多、尿频便秘、下腹坠胀、流产风险增加、贫血等。
1、月经量增多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时出现血块。黏膜下肌瘤容易影响子宫内膜脱落,造成不规则出血。长期失血可能引发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认血红蛋白水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月经,肌瘤较大时需考虑手术切除。
2、尿频便秘
增大的肌瘤压迫膀胱或直肠,可能引起排尿频繁、排便困难。前壁肌瘤易导致尿潴留,后壁肌瘤常伴随里急后重感。压迫输尿管时可能引发肾积水,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泌尿系统状况。症状明显者可选择肌瘤剔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3、下腹坠胀
肌瘤生长可能产生下腹压迫感或隐痛,快速增大时可能出现急性腹痛。带蒂肌瘤扭转时会引起剧烈疼痛,需急诊手术处理。日常可通过热敷缓解不适,但持续疼痛需排除肌瘤变性或恶变,必要时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性质。
4、流产风险增加
孕期肌瘤可能因激素刺激迅速增大,增加流产、早产概率。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胚胎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时影响宫腔形态。计划妊娠前建议评估肌瘤位置大小,必要时先行腹腔镜手术。孕期需加强监测,出现宫缩或出血时及时保胎治疗。
5、贫血
长期经量过多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饮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重度贫血需输血纠正后手术治疗肌瘤。
子宫肌瘤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月经异常者需记录出血情况。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豆制品摄入量。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经量。出现急性腹痛、大量出血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绝经后肌瘤增大者应警惕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