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层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子宫肌层肌瘤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突变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子宫肌层肌瘤较小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生长。常用药物包括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等。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受体抑制肌瘤生长,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桂枝茯苓胶囊含桂枝、茯苓等成分,可活血化瘀,缓解月经量多症状。散结镇痛胶囊具有散结消肿作用,适用于伴随痛经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肌瘤大小变化。
2、超声治疗
超声治疗属于无创物理,通过超声波产生高温使肌瘤组织凝固坏死。该方式适合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未压迫宫腔的患者,治疗后可保留子宫完整性。术后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或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治疗前需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肌瘤位置。
3、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介入方式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且肌瘤血供丰富的患者。术后常见发热、盆腔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对症处理。该方式可能影响卵巢功能,40岁以上患者需谨慎选择。治疗后3-6个月肌瘤体积可缩小30-50%。
4、腹腔镜肌瘤剔除
适用于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完整剔除肌瘤。手术能保留子宫结构,术后妊娠需间隔12个月以上。可能出现术中出血、术后粘连等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操作。术后复发率约为15-20%,多发肌瘤患者复发概率更高。
5、子宫切除术
针对肌瘤体积过大、生长迅速或疑似恶变的情况,可考虑切除子宫。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阴式或开腹手术,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肌瘤情况选择。术后需关注盆底功能恢复,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绝经前患者切除子宫后可能出现更年期症状,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肌层肌瘤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有助于调节激素平衡。每月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量变化,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扭转。出现异常腹痛或出血量骤增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