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因基础疾病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进展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会逐渐损害心脑血管系统,引发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遗传、钠盐敏感性和交感神经活性等多因素交互作用。治疗上以长期降压药物管理为主,常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配合低钠饮食和规律运动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继发性高血压多由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明确病因诱发,血压常突然升高且难以控制,易合并靶器官急性损伤。例如肾性高血压可能快速导致肾功能衰竭,内分泌性高血压可能伴随严重电解质紊乱。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如肾血管性高血压需血管介入治疗,库欣综合征需手术切除肿瘤,病因解除后血压多可恢复正常。
无论哪种类型,未规范治疗的高血压均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命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终身管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排查病因后针对性干预。日常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肥胖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