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呕吐头晕恶心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服用药物、物理降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感冒呕吐头晕恶心通常由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药物、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感冒期间呕吐会导致体液流失,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有助于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加重恶心症状。若呕吐频繁,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饮水,每次50-100毫升为宜。
2、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纤维食物。呕吐后需禁食2-4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可适量食用生姜制品或口服维生素B6缓解恶心感。
3、服用药物

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呕吐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或藿香正气口服液调节胃肠动力。头晕症状明显者可考虑地芬尼多片或眩晕停片对症治疗。
4、物理降温
若伴随发热,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冷风直吹。头部冷敷有助于缓解头晕症状,但需注意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
5、就医治疗
当呕吐物带血、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儿童或老年人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应及时输液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时需根据血常规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感冒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服用药物加重胃肠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72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复诊。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呕吐后需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防止胃酸腐蚀牙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