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测结果判断的指标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项。这些指标可帮助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病毒复制活跃度及免疫状态。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是诊断乙肝的重要依据。该指标在感染后1-2周即可检出,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可诊断为慢性乙肝。若伴随肝功能异常或病毒DNA载量高,需进一步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
2、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具有保护性免疫力,可能通过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康复获得。抗体滴度超过10mIU/ml可有效预防感染,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重要意义。
3、乙肝e抗原

乙肝e抗原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该指标与高病毒载量相关,常见于大三阳患者。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标,转换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4、乙肝e抗体
乙肝e抗体阳性通常提示病毒复制减弱,可能处于小三阳状态。但部分患者仍存在病毒变异导致的活动性复制,需结合HBV-DNA检测综合判断。自发出现e抗体血清学转换预示疾病可能进入非活动期。
5、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分为IgM和IgG型,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则反映既往感染史。单独核心抗体阳性需警惕隐匿性乙肝感染可能,建议完善高敏HBV-DNA检测排除低水平复制。
定期监测乙肝五项指标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育龄期女性孕前需完善筛查。若结果异常应及时感染科就诊,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家庭成员建议接种疫苗。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