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1.5T核磁共振、64排CT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神经康复病区、亚重症监护病区、骨与关节康复病区、老年病/认知障碍康复等特色专科。将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专业医护团队,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所需服务。餐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兼顾特殊人群需求,定制个性化膳食服务。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3288号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以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上海嘉定区有哪些高血压病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的高血压病康复期情绪管理有哪些方法?高血压患者康复期易因担心病情(如血压波动、并发症风险)、生活方式受限(如控盐、限酒)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而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形成“情绪波动—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情绪管理需通过“情绪疏导、认知调整、放松训练、生活干预”等方法,帮助患者保持心态稳定,减少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情绪识别与主动疏导”释放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主动识别自身情绪变化,如出现血压升高前是否伴随焦虑(如紧张、坐立不安)、愤怒(如易怒、情绪激动),记录情绪日记,标注情绪出现时间、诱因、持续时长及对应的血压变化,通过记录直观了解情绪与血压的关联,增强情绪管理意识;鼓励患者通过合理方式宣泄情绪,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书写情绪感受(如写日记、写信)、进行适度的情绪释放活动(如散步、听节奏舒缓的音乐),避免情绪积压导致血压骤升;若患者情绪问题较明显,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由心理师通过一对一沟通,倾听患者诉求,用共情回应(如“我理解你对血压波动的担心,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类似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对疾病的负面认知(如“血压偶尔波动是正常的,只要规律服药、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控制”)。
“放松训练与身心调节”缓解生理紧张:深呼吸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法”,平躺在床上或舒适坐姿,双手放在腹部,吸气4秒(腹部鼓起)、屏息2秒、呼气6秒(腹部收缩),重复10-15次,每日2-3次,通过缓慢呼吸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心率与血压波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从脚部开始,逐组肌肉先收缩5秒(如用力绷紧脚趾),再放松10秒,逐步向上至头部(如面部肌肉、颈部肌肉),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日1次,通过身体肌肉的“紧张-放松”循环,带动心理放松,减轻焦虑感;正念冥想训练让患者专注于当下感受(如呼吸、身体触觉),排除对血压的过度担忧,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可借助正念APP辅助练习,帮助患者减少杂念,提升情绪稳定性。
“认知调整与生活方式适配”改善长期心态: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高血压康复知识,如“规律服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情绪波动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保持心态平和对血压管理至关重要”,明确康复目标,减少因误解引发的焦虑;分享康复案例,邀请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如“我通过调整情绪、坚持运动,血压已经稳定半年了”),用真实案例增强患者信心,让患者感受到“情绪管理与血压控制是可实现的”;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园艺、钓鱼),转移对血压的过度关注,丰富精神生活,减少负面情绪滋生;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加重情绪烦躁与血压波动,可通过睡前泡脚、听舒缓音乐改善睡眠质量。
“社会支持与家庭配合”提供外部支撑: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陪伴,每日与患者沟通交流,关注其情绪变化,避免因忽视或过度关注血压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如避免频繁提醒“你血压怎么样了”,而是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如散步、做饭)营造轻松氛围;鼓励患者参与高血压病友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情绪管理与血压控制经验,在同伴间获得情感共鸣,减少孤独感,同时相互鼓励,提升康复积极性;若患者因情绪问题导致血压持续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同时配合情绪管理方法,避免情绪问题影响高血压康复进程,确保血压与情绪同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