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小某书时刷到个博主,说自己小时候有个“超能力”——突然睁眼,眼前会飘着像藻类似的东西,还以为是眼睛能直接看见微生物。帖子一发,底下好多人跟评:“我也有过!”
但别误会,这根本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飞蚊症。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今天就把这事说透:飞蚊症到底是什么?有啥危害?该怎么应对?
科普专家
01、飞蚊症到底是什么?
眼球里有块类似“透明果冻”的玻璃体,正常时清澈透明,能让光线顺利传到视网膜,帮我们看清事物。
一旦玻璃体出现混浊物,这些小杂质会挡住部分光线,其影子投射到视网膜上,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小蚊子”“小黑点”或“线条”——这就是飞蚊症,医学上称“玻璃体混浊”。
这些“小蚊子”很调皮:盯着它会随眼球动,想躲开却甩不掉,尤其在白墙、蓝天等亮背景下,看得更清楚。
02、两种飞蚊症:应对方式天差地别
很多人听说“眼睛里有东西”就慌,但飞蚊症分两类,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1.生理性飞蚊症:调整习惯即可延缓
多与用眼习惯或生理老化相关:
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退化,易产生混浊物;
长期盯电子屏、眼睛休息不足,会加速玻璃体退化;
高度近视(≥600度)人群,玻璃体更易出现少量混浊。
它的核心特点是飞蚊数量、形态稳定。只要调整作息、减少屏幕使用,通常能延缓发展;若已影响生活,及时就医即可。
2.病理性飞蚊症:危险信号,必须立刻就医
这类多是眼部疾病的“警报”:
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会让有害物质进入玻璃体形成混浊;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眼底小血管易破裂出血,血液流入玻璃体;
眼外伤、视网膜裂孔或脱落,也会引发类似症状。
出现以下情况务必立即去专业眼科:
飞蚊突然变多变大(如一天内新增十几只);
眼前有“闪光感”,像闪电般闪过;
视野出现固定黑影且逐渐扩大;
视力明显下降。
这些情况可能危及视力,拖延可能导致失明,绝不能等。
03、飞蚊症该怎么治?
不少人问“飞蚊症能治好吗”,其实治疗需对症,从生活调整到专业治疗都有方案,无需盲目焦虑。
1.轻度症状:先调生活方式
若只是偶尔见飞蚊、不影响日常,先从习惯改起:
保证睡眠:每天睡7-8小时,别熬夜刷手机,让眼睛充分休息;
科学用眼:盯屏每20分钟,看6米外物体至少20秒,或多眨眼;
均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给眼睛补营养。
2.影响生活:可尝试激光治疗
若飞蚊数量多,干扰开车、看文件,或引发焦虑抑郁,可考虑玻璃体激光消融术。
这种治疗无需开刀,通过纳秒级激光将混浊物“气化”成小气泡,被眼睛吸收后飞蚊会逐渐消失。它适合生理性或轻度病理性飞蚊症,具体需医生评估。
3.严重情况:手术解决根本问题
若医生判定为病理性飞蚊症,需激光、手术等干预;部分严重的生理性飞蚊症,也可通过手术清除混浊物。
无论哪种治疗,都要去专业眼科机构,遵医嘱选择方案。湖北爱尔眼科医院专门设立了飞蚊症门诊,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系统排查病理性飞蚊症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诊治方案。
飞蚊症并不可怕,关键是别把“警报”当“超能力”,也别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眼睛出现异常及时检查,好好护眼,才能看清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