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必须开大刀吗?”“化疗不良反应太难受有没有替代方案?”面对肿瘤,患者总有诸多疑问。其实,微创介入治疗早已成为肿瘤诊疗的“隐形利器”,而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更以优秀技术与暖心服务,成为患者信赖的选择。
肿瘤介入治疗究竟是什么?它是在DSA影像引导下,通过2-3毫米的微小穿刺口,将微导管精确送达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高浓度化疗药并栓塞血管,实现“毒死+饿杀”的双重效果。相比传统化疗,其局部药物浓度提升8-22倍,不良反应却大幅降低,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尤其适合高龄、体弱无法手术的患者。此外,碘125粒子植入等技术更能实现肿瘤“定向爆破”,辐射范围精确控制,对正常组织损伤微乎其微。
介入治疗需要做几次?答案并无固定标准。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葛新华主任解释,需结合肿瘤类型、血供情况及患者体质综合判断:肝血管瘤等良性病变常可单次治疗,7.2cm肝恶性肿瘤一般需2-6次治疗,而晚期肺癌患者可能需五次治疗实现病灶缩小60%的效果。科室会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像第三次补栓、第四次低剂量灌注等精确调整,既保证治疗的效果又减少负担。
这样的精确治疗背后,是医院硬核实力的支撑。科室汇聚孙耀华教授、范宗华主任等资深专家,葛新华、范宗华两位主任深耕领域近30年,累计完成上千例介入手术。78岁晚期肝癌患者经范主任40分钟精确治疗后恢复自理,6.5厘米软组织肉瘤患者经联合介入治疗后保住肢体且肿瘤缩小至1.5厘米,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德国西门子DSA等前沿设备更让病灶定位、治疗实施全程可控,五年生存率达71.6%的成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之外,口碑更藏在细节里。患者送来的“医术优秀,医德高尚”锦旗,见证着肺部病灶经治疗实现临床完全缓解的奇迹;范主任用“毒饿炸”通俗讲解方案,术前三维动画拆解流程,术后24小时专人监护,让患者全程安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介入技术已纳入医保报销,大幅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从绝望到重生,从“谈癌色变”到“带瘤生存”,济南南郊医院肿瘤科用精确技术筑牢防线,用医者仁心温暖患者。这里既有“不开刀治肿瘤”的技术保障,更有全流程诊疗的贴心守护,值得肿瘤患者托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