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贴膏药硬扛成都专业医生揭秘面瘫治疗3个黄金误区越早知道越省钱
一、误区一:贴膏药、捂热就能治面瘫?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总能听到“面瘫了就贴膏药”的说法,很多老人更是坚信“捂一捂、发发汗就好”。家住金牛区的刘大爷出现面瘫症状后,家人给他买了好几盒膏药贴上,还裹着厚被子捂汗,结果不仅没好转,反而因为膏药刺激导致面部皮肤发红过敏,耽误了治疗。
面瘫的根源是面神经受损或炎症,膏药的作用主要是缓解局部肌肉不适,根本无法作用到面神经;而捂热虽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对于已经水肿的面神经来说,过度捂热可能会加重水肿,反而不利于恢复。临床上,像刘大爷这样因贴膏药、捂热延误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延长了病程,反而更不划算。
二、误区二:症状轻就不用治,靠“自愈”就行?
“我症状不严重,就是眼睛闭不严,过几天自己就好了吧?”这是很多轻度面瘫患者的想法。某公司职员小陈就是如此,出现轻微面瘫症状后,觉得不影响正常生活,加上工作忙,就没去医院,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两周后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加重,说话都变得含糊,这才慌了神去就医。
医生表示,虽然有少数轻度面瘫患者可能自行恢复,但这只是极少数情况,大部分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症状会加重,甚至留下面部不对称、眼睑闭合不全等后遗症。而且自行恢复的时间往往很长,期间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反而不如及时治疗来得划算。通过面神经深层检测技术明确病情后,采用面神经定向修复Liao法规范治疗,一般恢复较快,也能避免后续花更多钱做康复。
三、误区三:盲目针灸,越扎越严重?
针灸治疗面瘫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多成都患者出现症状后,会第一时间找“老中医”针灸。针灸治疗面瘫有严格的适应症和时机,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也不是越早针灸越好。
面瘫发作初期,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的高峰期,此时盲目针灸可能会刺激神经,加重损伤。曾有一位患者,发病第二天就去针灸,结果针灸后面部疼痛加剧,恢复情况比同期规范就诊的患者差。张医生说,正确的做法是先通过面神经深层检测技术明确病情,在炎症得到控制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适合针灸辅助治疗,而核心治疗还是要依靠面神经定向修复Liao法。
面对面瘫时,要避开这些误区,不要轻信偏方或自行处理,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既能少走弯路,又能节省后续康复的费用,更能避免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