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左侧附件处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生理性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3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对生理性痛经引起的附件区疼痛效果较好。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经期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泡澡。
2、调整饮食
经期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饮用红糖姜茶、玫瑰花茶等温性饮品。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维持正常代谢。
3、适当运动

选择经期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可刺激内啡肽分泌,具有天然镇痛作用,同时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跑跳、倒立体位等可能加重盆腔充血的动作。
4、药物治疗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痛经相关疼痛。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除湿功效,适用于盆腔炎引起的疼痛。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长期服用。
5、就医检查
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医生可能建议阴道超声检查排除卵巢囊肿,血常规检测判断感染程度,CA125肿瘤标志物筛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经期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使用合格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记录疼痛发生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若疼痛反复发作或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在月经结束后3-5天到妇科门诊进行详细检查。平时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年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