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后小腹两侧和腰疼可通过热敷、调整姿势、适度运动、药物缓解、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盆腔充血、激素波动、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对下腹部及腰部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盆腔充血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经期结束后3天内使用效果更佳。若疼痛伴随发热或皮肤发红应停止使用。
2、调整姿势
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坐姿时可使用靠垫支撑腰部,睡眠时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盆腔压力。日常注意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扭转腰部,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韧带牵拉痛和肌肉疲劳。
3、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的瑜伽猫式、骨盆倾斜运动或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天坚持20-30分钟。运动能促进盆腔淤血消散,增强核心肌群支撑力。但需避免骑自行车、仰卧起坐等可能压迫盆腔的运动,运动后出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
4、药物缓解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桂枝茯苓胶囊也可调理气血瘀滞。需注意药物不可连续使用超过3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若出现胃部不适或皮疹需及时停药。
5、就医检查
持续疼痛超过1周或伴随异常分泌物、排尿疼痛时,需妇科超声排查盆腔炎、卵巢囊肿等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需通过腹腔镜确诊,泌尿系统感染需尿常规检查。根据结果可能需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或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片进行规范治疗。
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棉质内裤。饮食上增加菠菜、牛肉等富铁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可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理,但禁止经期操作。若疼痛反复发作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完成妇科内诊、HPV筛查等深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记录疼痛周期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