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以“享健康向未来”为主题,在不同的专题论坛中,约百名业界知名专家将纷纷亮相,就学术进展和话题进行探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值京城美的秋季,恰是共议健康大计之时。
9月12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共同主办,诚医汇承办的“北大健康论坛·2022”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同时也是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的第四届年会。
2022年既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同时也是医疗卫生领域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这之中,依托不同层次的医卫资源,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而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届大会以“享健康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强健康管理及学科建设经验的分享,挖掘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领域的新需求、新知识,同时就运动、心理、早癌筛查及营养等热门健康管理方向展开交流,共同推动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9月12日上午,在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医三院机场院区院长、北医三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鹏的主持下盛大开幕。
在致辞环节,北医三院党委书记、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金昌晓副会长表示,健康管理的学科建设日益得到医院的重视,北医三院依托健康管理中心近年来做了诸多创新和探索,希望借此机会与更多同道分享交流,共同促进学术发展。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会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回顾道,健科会成立至今,始终致力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其中健康促进专委会的工作卓有成效,也期待各界向着健康的未来并肩前行。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封国生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的健康事业已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参与健康管理的主动性上还任重道远,需要与会者共同的努力。
作为与会的重量级嘉宾,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以已为例,生动地讲述了一堂“个人如何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题课,向大家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如何客观看待衰老与疾病的关系,如何因时而异为自己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并积极进行科学与的体育锻炼。
韩启德院士还呼吁:“医务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成为健康促进的示范者。”
本届大会专题论坛“健康管理学科发展战略”隆重开场,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国内医院和行业学会的负责人济济一堂,众多嘉宾从各自视角分享了关于健康促进事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为全国健康管理同道点燃了智慧火花。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长为大家解读了健康中国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和发展健康产业,并对五项任务的内涵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毛群安司长还强调,充分支持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搭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指引;同时,健康管理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角色,而是要通过模式创新构建预防、诊疗和康复一体化的新体系。
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健康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顾金辉副司长分享了在传染病防治、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创新路径及成果转化。他提出,下一步还要着力在产出效率、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上继续完善,以更好地支撑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
质控是把握健康服务水平的“晴雨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高学成副主任介绍了健康体检与管理质控方便的工作进展。
据介绍,通过摸底,2021年全国31个省市和地区的6536家为1,97亿人次提供了健康体检与管理服务,通过质控管理,像“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率”等指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下一步,主管部门还将积极推进质控目标的落实,包括强化制度规范的供给等。
作为医院推进全周期健康促进的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医三院乔杰院长介绍了近年来北医三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多措并举,在诊疗服务、学科建设、教育科研全链条中充分贯彻“以人为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
特别是在健康医学中心的具体实践中,北医三院充分发挥学科所长延伸新的服务场景,并通过健康管理反向促进学科发展再迈新台阶。
乔杰院长还总结道:“未来的好医院,不仅是会开刀、会看病,而是要在医疗基础上,更多地防治并重、走向公卫、走向社会、走向社区。
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是否可以量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院长则分享了关于外部环境对公众健康水平的影响。他指出,未来在对于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中,不仅要依据平均水平,还要充分对更加易感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留信教授回顾了我国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创新发展的历程。他提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需要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协调而动。
武教授认为,从提供的服务内容而言,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医学服务项目很多,但还是普遍缺乏高质的服务供给。以高血压健康管理为例,好的服务供给应该包括优质的项目、产品、工具、服务、团队和环境,而非仅仅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多份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曾强教授以实践分享了数字在精确健康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曾强教授认为,健康管理的四要素(、准时、共享和个体化)都离不开数字化,结构化。而在国内外的应用案例中,糖尿病等很容易量化管理的疾病成为首选。从目前实践来看,数字的应用,有效填补代谢性疾病对应的卫生服务的空白,大大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郭清教授则向与会者分享了落实“从治病到防病”的533工程,即5G(依托大数据和穿戴式设备)创新健康管理模式、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和三全(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健康管理者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和家庭汇总健康和行为数据,通过“三早”,实现个性化干预,并及时评估效果,以形成新一轮的评估基数。
后,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夏岑灿教授对上午的话题和精彩分享加以总结并感慨,“对公众健康的关注和改善,值得业界同仁长期坚守和奋斗!”
据了解,本次大会将一直持续到9月16日,共设置了六场专题题论坛,一场Workshop 和一场专题培训。除9月12日上午的专题论坛外,其余五场论坛均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主题分别为: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运动与干预、癌症早筛与管理、心理健康与睡眠和营养与健康。而9月13日晚,“运动与干预”workshop将就运动健康管理展开实操演示和研讨。
在不同的专题论坛中,约百名业界知名专家将纷纷亮相,就学术进展和话题进行探讨。其中,分享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教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国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教授等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