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湿方法推荐
夏天很多人为了避暑吃很多凉东西,容易积累很多湿在体内。如果您发现自己总是晕乎乎的,睡不够,还食欲不振,甚至大便总是不干净,这时候就要准备祛祛湿了。
夏季祛湿食物推荐: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人体三大排湿口:
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肘窝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补气补血的食疗方
【菜名】:补气补血——归参炖母鸡
【原料】:当归15克,党参20克,母鸡1只,葱、姜、料酒、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将洗净的当归、党参、葱、姜、料酒、食盐一起放入鸡腹中,再把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把砂锅放在武火上烧沸,然后再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即成。
【特点】:补血益气,健脾补虚。适用于久病体衰、妇女月经不调。久服可强壮身体、轻身延年。
【注意】:可分餐食用,吃肉,喝汤。
【菜名】:补气补血——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10克,生姜20克,羊肉10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羊肉去油膜切成方块,与当归、生姜同炖,取出当归、生姜,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特点】:温养阴血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血虚气寒引起的腹部隐隐作痛。
【注意】:食肉喝汤,早晚温热食用。
【菜名】:气血双补——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制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特点】: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北京看中医医院排行
中医在疾病康复中发挥中医的核心作用。缓解症状一直是中医的强项。康者,宁也;复者,返也。康复是通过治疗回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疾病康复中,中医药理论独到,方法多样,可发挥核心作用。如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可以大限度地改善心脏功能。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治疗有些疾病,但是在选择中医医院时一定要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有专业的名中医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