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孩子是否患脑肿瘤的方法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
多数是起源于颅内各组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继发性颅内肿瘤则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邻近组织肿瘤的侵入。
男性稍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多。
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较好的控制病情,所以早期发现症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何观察孩子是否有脑肿瘤:呕吐:在小儿颅内肿瘤中比较常见,大约2/3会呕吐。
原因多数是颅内压增高,部分是后颅凹肿瘤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
往往是清晨发生,呈喷射性,伴有头痛头晕。
吐过之后能立即进食,可是很快又发生呕吐。
头痛:三分之二以上患儿均可有头痛。
前额部痛为主者,可能是幕上肿瘤,后枕部痛者则可能是幕下肿瘤。
婴幼儿因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头痛,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或者用手拍打头部,家长应格外注意。
视力减退:较为常见,多数是长了肿瘤后继发视神经萎缩。
家长对此往往忽视,直到婴幼儿看不见玩具,学龄儿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才发现,常常延误。
癫痫发作:一旦宝宝有癫痫发作,应考虑有脑肿瘤的可能。
强迫头位和颈部抵抗:常常是后颅凹肿瘤造成。
患儿机体的保护性反射,使头和颈处于一种特殊位置,为了不使病情加重。
如偏头或脖子发僵,侧卧或膝胸卧位不敢翻身等。
走路不稳或指鼻不准:提示多半肿瘤发生在小脑。
生长发育紊乱: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第三脑室前部及后部肿瘤可使小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如果患儿身体矮小、外幼稚型则多半是第三脑室前部颅咽管瘤;如果表现为生长过快及性早熟则提示有松果体区肿瘤。
胃癌死亡率排第3名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因癌症死亡人数胃癌占第3名。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显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到中晚期,预后差,甚至短短几个月就丢失宝贵生命。胃癌发病原因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无法逆转外,后天因素能预防。
如何才能远离胃癌?
1、戒烟戒酒
烟草中致癌物达到几十多种,如尼古丁、多环芳烃类或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对胃部带来难以逆转的损害。酒精属于刺激性物质,同样也会刺激胃黏膜,因此应戒烟戒酒。
2、控制吃盐量
高盐饮食可损害胃黏膜保护屏障,诱发萎缩性胃炎,造成细胞异常增生,增加患胃癌风险;吃太多红肉和加工肉类、腌制食物等,其中含有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可转化成亚硝胺,增加患胃癌几率;一日三餐不规律,经常吃太烫或太冷的食物、暴饮暴食和狼吞虎咽等也会促进胃癌发生发展。因此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注意饮食清淡,远离油炸、烧烤和腌制食物,不能吃剩饭菜;适当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烹调食物时应少放食盐、味精和鸡精等,不妨以葱姜蒜或胡椒以及食醋来替代。
3、留意遗传因素
所有的癌症都有遗传倾向,胃癌也是如此。不少胃癌发生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中有胃癌病例,那么自己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好几倍,因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4、积极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级致癌物,持续感染会使得正常组织癌变。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吃饭时应做到分餐制,用公勺公筷,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严格按照医嘱通过四联。
温馨提示
胃息肉、胃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等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一直放任不管可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疾病发展。若胃病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毫无规律的胃部疼痛、全身乏力和消化不良、体重进行性下降、恶心呕吐、黑便和贫血等,应及早去医院做胃镜检查,排查胃癌。年龄超过40岁者应定期去医院做碳13或碳14呼气,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旦感染应积极治疗。患有慢性胃病者、45岁的男性、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定期做胃镜筛查。
北京肿瘤的医院
肿瘤患者在选择医院时,更要看医院及医生是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这已经成为石阶上综合医治、甚至肿瘤的重要技术,中医结合西医在提高病人免疫力、局部介入杀灭肿瘤细胞、逆转耐药性、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破坏肿瘤细胞DNA等环节都越来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