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北京四惠西区医院联合承办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热疗专业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学术会议”于北京四惠西区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会上,华北地区肿瘤治疗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肿瘤热疗领域新科研进展与临床实践创新。
开幕式环节,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肖绍文教授,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中心张树荣教授及承办方代表、北京四惠西区医院贾博慧副院长分别为大会致辞,共同强调了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肿瘤防治协作的重要意义。
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肖绍文教授在《头颈肿瘤热疗进展》专题报告中,着重介绍了热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分享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热疗中心的治疗经验。他系统阐释了热疗对放化疗的协同增效机制,并指出:“热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对放化疗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可减少头颈肿瘤的治疗损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于会明教授作了题为《胸部肿瘤热疗治疗进展》的主题演讲。报告中,他充分肯定了热疗的临床价值并表示:“热疗是第五大肿瘤治疗手段,其可及性优于放疗,不仅可单独使用热化疗,还可采用热疗放疗联合、热疗免疫联合等配合应用方式。若要达到既有效控制肿瘤,又不造成大的身体损伤目的,要特别注意热疗温度和热疗时长两大要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与放疗科黄州教授在《头颈鳞癌靶向治疗相关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根治放疗、术后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及HPV相关口咽癌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方面的前沿成果。他以研究数据佐证道:“辅助放疗RT/同步放化疗CCRT与靶向药联合应用等方案与单纯的化疗相比,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专家赵丹博士带来了题为《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新辅助治疗及相关思考》的重要报告。她在谈及新辅助化疗临床价值时表示:“从实验数据看,与单纯手术对比,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将预后良好者筛选出来,争取小范围切除或非手术治疗,达到保器官功能的目的。”报告为肿瘤患者保器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专题研讨中,众多肿瘤临床青年专家积极发言互动,现场学术交流氛围达到顶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专家王泽坤博士高兴地表示:“各位教授的精彩分享,体现了对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重视。肿瘤治疗传统的‘三驾马车’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热疗、免疫治疗等疗法都是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希望在各位学术专家的带领下,能有更多肿瘤多学科的合作和探讨!”
闭幕环节,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中心张树荣教授总结强调:“虽然免疫治疗时代已经来临,靶向治疗和化疗依然是临床应用当中的基石。在免疫治疗后时代,临床上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因此还要继续探索新的用药模式,并将放疗、热疗等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这样才能够让患者更多获益!”
在思想碰撞中,学术会议圆满落幕。作为承办机构,四惠医疗将继续深化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多元合作,助力医疗学术发展,深度参与肿瘤医学创新体系建设,搭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大力推进中西医协同、多学科协同的肿瘤治疗新模式,为抗击肿瘤疾病,造福广大患者,持续贡献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