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科联合内镜中心医疗团队,为有多年肝硬化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的王先生实行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这一成功手术标志着我院对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迈上新台阶。
王先生肝硬化病史,曾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血、黑便入住我院,经积极内科治疗后病情平稳,之后送至我院合作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实行“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等多次治疗。“自从规律内镜下治疗后,我再也没有吐血了”王先生表示,“现在家门口也可以实施这个操作了,方便多了,效果也很好。”
消化内科晏春根主任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其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达30%-50%,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2年内再次出血的概率为60%-70%,病死率高达33%,因此预防出血尤其重要。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主要方法,能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我院感染科为省市共建重点学科,肝硬化病人收治数位居全省前列,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病人因为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需要治疗。我院副院长、内镜中心主任胡剑浩表示:“为解决该类患者内镜诊治技术的瓶颈,我们专门派人到上级医院学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技术。此类技术的开展将为我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提供充足的保障。且我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合作多年,该中心的周平红专家团队每月定期来院指导,无疑是我们开展疑难疾病的内镜下手术操作的强大技术保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硬化剂注射(EIS)、组织胶注射(ECI)、套扎术(EVL)及超声引导下曲张静脉断流术(EUS-SVD)等。
1.硬化剂注射术(EIS)的适应症:①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②外科手术后食管静脉曲张虽无出血史,但存在出血危险倾向(一级预防);③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二级预防);④内镜检查发现曲张静脉伴发炎或有红色征,不适合套扎治疗或不能外科手术者,也可考虑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
2.组织胶注射术(ECI)的适应症:①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②有出血高危风险的胃静脉曲张的一级预防;③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④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其它方法无效;⑤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
3.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适应症:①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②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一级、二级预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者;③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虽无出血,但有明显的出血危险倾向;④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⑤胃静脉曲张有红色征或表面糜烂且有出血史。
4.超声引导下曲张静脉断流术(EUS-SVD)的适应症:①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一级预防/控制急性出血及二级预防,与常规内镜下注射相比,EUS引导下可地将组织胶注射在曲张静脉内;②根据测量曲张静脉的大小判断注射剂量并能评价曲张静脉是否闭塞;③急性出血时EUS视野不受腔内血凝块及血液影响;④联合弹簧圈置入,减少门体分流道所致的异位栓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