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跑”到子宫肌层内生长的疾病,典型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超过7天)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若未及时干预,长期失血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输血治疗。
为何腺肌症会导致月经量多?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而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同样受激素影响,但因位于肌层内,脱落时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量增加。此外,病灶可能破坏子宫肌层结构,影响凝血功能,进一步加重出血。
如何早期发现?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月经量突然增多(如2小时内浸透一片卫生巾);
经期超过7天,或周期缩短至21天内;
非经期不规则出血;
伴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止痛药效果越来越差)。
确诊与治疗通过妇科超声、磁共振(MRI)可明确病灶位置及范围,必要时需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治疗需根据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方案,轻症可用药物控制出血、缓解疼痛;重症或无生育需求者,可能需手术干预。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异常出血不是“忍忍就过去”的小事。若您正被月经量多困扰,请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守护子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