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强调痛风“融晶保肾调代谢”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不断学习汲取西医先进治疗理念和技术,在痛风的早期诊断、痛风的分期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痛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仿佛被“恶魔”紧紧攥住,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很多朋友都在问,痛风吃什么消炎药能消肿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且有效的“止痛先锋”
布洛芬:这是大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药物,在痛风消肿止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布洛芬起效相对较快,一般在服用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就能感觉到疼痛有所缓解。比如,老王痛风发作时,关节又红又肿,疼得他直冒冷汗,服用布洛芬后,大约过了40分钟,疼痛就减轻了不少,能慢慢活动关节了。不过,布洛芬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像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所以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双氯芬酸钠:它的抗炎止痛效果比布洛芬更强一些,同样也是作用于COX,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双氯芬酸钠可以通过口服、外用(如凝胶剂)以及注射等多种方式给药。对于一些不能口服药物或者想要快速缓解局部症状的患者,外用的双氯芬酸钠凝胶是个不错的选择,直接涂抹在疼痛关节处,轻轻按摩至吸收,能有效减轻局部的红肿热痛。但不管是哪种剂型,使用时都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者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带来不良反应。
秋水仙碱:痛风治疗的“老牌明星”
秋水仙碱可是治疗痛风的“元老级”药物了,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从而减轻痛风的炎症反应。在痛风急性发作刚开始的几个小时内使用,效果较佳。例如,小李在痛风发作的第一时间就服用了秋水仙碱,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没有进一步恶化。不过,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秋水仙碱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糖皮质激素:强效抗炎的“秘密武器”
泼尼松:当痛风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无效,或者存在使用禁忌时,糖皮质激素就派上用场了。泼尼松是一种常见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它能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但是,长期使用泼尼松会有很多不良反应,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所以一般只在痛风急性发作严重且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短期使用。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单关节发作的痛风患者,还可以选择在关节腔内直接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等。这种方式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快速起效,而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过,关节腔内注射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可能会损伤关节软骨,增加感染风险。
痛风发作时选择合适的消炎药消肿止痛很关键,但药物使用一定要谨慎。在用药前,还是要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大家在应对痛风过程中有什么用药经验或者疑问,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