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治疗结肠癌较好的医院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等。这些医院在结直肠肿瘤的综合治疗领域均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和技术特色,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年手术量超过800例,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癌病区开展规范化新辅助治疗,五年生存率数据达到国内水平;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拥有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技术,为复杂病例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领域处于东北地区地位。科室常规开展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的性切除术,针对局部进展期肿瘤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技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医院配备PET-CT、3.0T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可实施的肿瘤分期评估。MDT多学科诊疗团队每周组织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近年来重点发展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针对腹膜转移患者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年完成结直肠癌手术超600例。该院在直肠癌保肛手术方面具有特色技术,通过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使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提升至78%。放射治疗科配备TrueBeam直线加速器,可实施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医院参与多项临床研究项目,针对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开展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转化治疗。营养科为术后患者制定阶梯式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盛京医院消化内科在早期结肠癌筛查方面具有优势,采用粪便DNA检测联合结肠镜检查的"双筛策略",近三年检出早期癌变病例年均增长15%。内镜中心配备放大内镜及蓝激光成像系统,可识别微小病灶并进行黏膜剥离术(ESD)。针对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医院开设遗传咨询门诊,提供APC、MMR等基因检测服务。肿瘤内科参与制定《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指南》,在转化治疗领域积累丰富经验,通过FOLFOXIRI三药方案使部分初始不可切除肝转移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针对70岁以上患者建立术前综合评估体系,采用改良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医院引进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为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提供局部控制新选择。疼痛科与肿瘤科协作开展神经阻滞联合药物镇痛,有效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康复医学科配置生物反馈治疗仪,帮助低位直肠切除患者重建排便控制功能。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微创治疗方面具有特色,常规开展微波消融联合TACE介入治疗,五年生存率较传统化疗提高20个百分点。医院引进荷兰Philip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可实施的载药微球栓塞术。针对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外科与介入科联合开展"一期切除+二期介入"的分阶段治疗模式。中医科根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治,运用健脾解毒方辅助化疗减毒增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营养食堂提供低渣膳食指导,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