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周身性风湿病。吕兵医生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西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甚明确,发病机制不清。如果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系统地治疗,可能会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是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伴发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是一种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由于大病机制不清仅能应用药物或者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无法治好此病。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缓慢,大量研究表明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进程,大大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多数患者会进行保守治疗,且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强直性脊柱炎判断的临床标准:
①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三个活动方向均受限;
②腰背疼痛史或现有症状;
③胸廓活动度<2.5cm(在第四肋间隙水平测量)。
放射学标准:X线证实的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0级=正常;1级=可疑;2级=轻度;3级=中度;4级=强直)。
AS确诊:侧3/4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1条临床标准;侧3/4级或双侧2级骶髂关节炎,加上临床标准①或临床标准②和③。
疑似AS诊断:双侧3/4级骶髂关节炎,但无上述临床表现。
强直脊柱炎判断的首发症状主要有四个:一是炎性腰背痛,二是晨僵,三是它的病理基础--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炎症,第四个是外周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关节受累的表现,第二部分是关节外脏器受累的表现。关节受累又分为中轴关节受累和外周关节受累,强直性脊柱炎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从骶髂关节开始起病,疾病沿脊柱逐渐向上发展,但它不仅限于中轴关节,有40%的患者还可累及外周关节,其中常见的是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有可能受累。吕兵医生说在临床上男性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主要发病年龄在15~35岁之间。
其运动治疗中主要包括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保持脊柱和肢体灵活性的运动、背伸肌训练和全身耐力运动等。运动治疗应尽可能早期进行以预防或减轻畸形、强直,即使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应尽可能保持在功能位置。
对于判断强直性脊柱炎来说,其康复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药物治疗,但患者往往由于疼痛而不敢主动运动,长期会导致关节活动度的下降和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躯体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