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数量在500万至1000万人之间,并以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增长。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特殊的患者群体。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有人称之为不死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误诊率高,致残率高,且不能完全治疗好。疾病的进程往往持续几十年。主要侵犯年轻人(男性),侵犯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易导致体力活动丧失。
发病率:遗传因素占很大比例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病因。目前医学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90%受内在遗传因素影响,10%受环境因素影响。约20-30%的患者有家族史,70%为散发患者。然而,深入调查显示,在散发性患者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基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近年来研究多的环境影响因素是吸烟。
延误时间越长,致残率越高
强直患者的临床表现除腰痛外,还有下肢大关节肿胀疼痛,甚至有些关节外表现,如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银屑病、反复腹泻等。强直发展到疾病晚期,会导致脊柱融合、强直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治疗与中晚期治果几乎不同。然而,5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确诊后处于中晚期。如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三年伤残率约为45.5%,五年致残率高达70%。
强直性脊柱炎虽不能完全治疗好,但要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尽快控制炎症,阻碍疾病的进展,避免致残,达到“与病共存”的正常生活状态。
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重要、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负重和过度的大面积活动,爱护患病关节,延缓病情进程。肥胖者应减肥,以减轻关节负荷,延缓疾病的发展。当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使用拐杖或手杖减轻关节负担。
物理治疗和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必要时可使用夹板支撑和手杖,有助于控制急性期症状。抗炎镇痛药能减轻或控制症状,但不能改变病情的进展,只能在急性疼痛发作时起到缓解作用。
对于晚期病例,在全身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公认为是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