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血管瘤发生率调查统计,国内每年有约16000个新生儿患有婴儿血管瘤,其中男女比率为1:3,血管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儿、儿童患者,其中比较常见的为草莓状血管瘤。那么,为何草莓状血管瘤更“偏爱”婴幼儿呢?
医生解析血管瘤:胎记医生指出,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另一种是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按其结构分为四种,临床过程和预后各不相同。由此可见,血管瘤是在婴儿出生前便已经形成了。
导致血管瘤形成的4大因素主要有:
1、遗传因素: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婴儿血管瘤的原因有可能与其遗传因素有关。基因可能会造成血管畸形,导致血管的细胞及组织结构的分布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外界损伤:主要是因为在妊娠期间,或是在分娩期间,由于胎儿受到了惊吓,或是受到了外界的机械性损伤,从而使血管瘤的结构发生错位,这也是造成毛细血管瘤的成因之一。
3、雌激素影响:大量的事实提示,某些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受着体内雌激素的水平的影响。婴儿受损伤的血管会逐渐发生变形,或者形成阻塞,终形成血管瘤。
4、孕期保养不当:由于母亲在妊娠期间,受到了各种化学物质、药品,或是受到了辐射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导致的婴儿出生后出现血管瘤。
认识误区:对于草莓状血管瘤——人们缺乏科学的认知。很多家长认为,草莓状血管瘤本身不痛不痒,早期也不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等,甚至有的到了成年后,也还不痛不痒,只是对美观有一定影响。不用做任何处理措施。事实上,虽然早期草莓状血管瘤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断的发展,后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损害器官功能!所以,草莓状血管瘤患者还需尽早诊治。
温馨提示:草莓状血管瘤的病因复杂,家长们可通过医生详细了解,才能做到及时发现,以便掌握较好的诊治时机。此外,选择一家专业、正规的机构进行诊治更是患者恢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