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语言障碍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呢?从名字上来看,发育性语言障碍是一种发育性的疾病。婴儿和儿童的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导致语龄儿童产生初语言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这种初的语言障碍在一部分儿童当中保持下来,并且通过青春期,逐步发展成为成年阶段的语言障碍。儿童发生初语言障碍的平均年龄是30个月,儿童语言障碍一般都在六岁之前产生。
多数的语言障碍儿童在语言障碍产生后的一到两年内自动康复。但是,语言障碍如果是在5岁以后初始的话,就只有18%的几率能够自动康复。康复的平均年龄是3.5岁。六岁以后,儿童语言障碍一般必须接受言语治疗才可能康复。
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在学龄前儿童当中,男童语言障碍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且女童语言障碍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在五年级(大约11-12周岁)以后,男女语言障碍比例增大到4:1。家长在发现儿童有语言障碍症状后,应当立即带孩子找言语治疗医师就诊,不应拖延,更不应坐视不管、祈望语言障碍自动康复。
所有儿童在学讲话时都会有一些不流利的表现。至于发育性语言障碍是源于这种自然的言语不流利,还是源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非自然言语不流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家长为区分正常的言语不流利和初始的发育性语言障碍,应当咨询专业儿童言语治疗医师。
在儿童期,语言障碍儿童对自身的语言障碍并没有意识,也没有焦虑、紧张或恐惧之类的心理表现。儿童语言障碍经常表现为阵发性,就是说有时说话特别不流利,而有时说话相对流利一些。这种阵发性是发育性语言障碍的所有阶段都具有的特性。但是在语言障碍者长大成人以后,语言障碍中的重复和拖长逐渐增加,并且有时会一起发生。
14岁以后,语言障碍通常被归类为“成型语言障碍”,表现为频繁的、明显的言语异常,说话时不愿与对方发生目光接触,以及使用一些“技巧”来掩饰自己的语言障碍(比如字词替换、手掩口部等)。
16岁以后,语言障碍者开始对自己的语言障碍问题产生意识,同时病状会在激动、慌张或者有心理压力时加重。从这时开始,语言障碍者的言语包含阻塞、拖长和重复。而且语言障碍不流利阶段的时程开始加长。附属的运动症状,例如不自然的眨眼、嘴唇和面部肌肉颤动等,会在言语挣扎或者沮丧时出现。另外,恐惧心理、故意躲避一些语音、字词或者说话场合的行为也在这个年龄段产生,随之而来的是窘迫、羞愧的心理感受。
温馨提示:有关儿童语言障碍的疾病疑惑,可与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儿科沟通交流,以获得专业解答及爱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