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小于10%。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临床表现
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一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1、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d达高峰。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2、甲状腺区特征性疼痛:逐渐或突然发生,程度不等。转颈、吞咽动作可加重,常放射至同侧耳、咽喉、下颌角、颏、枕、胸背部等处。少数患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3、甲状腺肿大:弥漫或不对称轻、中度增大,多数伴结节,质地较硬,触痛明显,无震颤及杂音。甲状腺肿痛常先累及一叶后扩展到另一叶。
4、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的临床表现:(1)甲状腺毒症阶段:发病初期约50%一75%的患者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等,历时约3―8周;(2)甲减阶段:约25%的患者在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尚未恢复之前进入功能减退阶段,出现水肿、怕冷、便秘等症状;(3)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多数病人短时间(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功能,仅少数成为性甲减。整个病程约6―12个月。有些病例反复加重,持续数月至2年不等。约2%-4%复发,极少数反复发作。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症状及甲状腺疼痛、肿大且质硬,结合ESR显著增快,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可诊断本病。
治疗
早期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轻症可用乙酰水杨酸(1―3e/d,分次El服)、非甾体消炎药(如吲哚美辛75―150mg/d,分次口服)或环氧酶-2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无效者,可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初始泼尼松20一加me,/d,维持1―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ESR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应注意避免。停药或减量过程中出现反复者,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样可获得较好效果。
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以使用B一受体阻滞剂。由于本病并无甲状腺激素过量生成,故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甲状腺激素用于甲减明显、持续时间久者;但由于TSH降低不利于甲状腺细胞恢复,故宜短期、小量使用;性甲减需长期替代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症状表现
桥本甲状腺炎常起病隐匿,不易被察觉,一般在查体时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典型表现和非典型表现两个方面。
典型的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过去以中老年为多,现在年轻女性也常见,缓慢起病,病程长,局部可见甲状腺呈现弥漫性肿大,质地硬韧、无痛或轻压痛、表面光滑、可有结节,局部压迫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偶有咽部不适。桥本甲状腺炎从发病到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经常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可以直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先出现功能亢进,但终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有疲劳乏力,怕冷,情绪低落,女性月经后期,量少,白带多;男性有阳痿。食少爱腹胀,消化功能差,大便粘腻不爽,睡眠不实或入睡难,易醒等症状。
非典型表现:例如甲状腺毒症。桥本甲状腺炎出现甲状腺毒症有两种情况:桥本甲亢和桥本假性甲亢(一过性甲亢)。桥本甲亢是指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亢,或桥本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其临床特点为有怕热、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甲亢高代谢症状;甲状腺肿大、质韧,可有血管杂音;可有浸润性突眼和胫前黏液水肿。桥本假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所致,一般症状较轻,病情也容易控制,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后易迅速出现甲状腺功能的迅速下降。
所以,大多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起病隐匿,是很难及早发现的,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当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早期治疗。
新余哪个治甲状腺的医院专业
医院的地理位置是各位患者朋友们要重点考虑的,甲亢患者不宜长途奔波劳累,所以尽量选择离家较近的正规三甲医院就诊,这样对于患者的日后康复,以及复查都有帮助,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离家较近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