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的,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来讲,正常的饮食就是健康的饮食,那么唯一我们需要忌的就是酒,特别是过量的长期大量的饮酒,我们说酒精本身,就可以损伤肝脏,得酒精性脂肪肝,得酒精性的肝硬化,甚至也可以得肝癌,如果一个肝脏,受到双重因素的打击,既有肝炎然后又有酒精的损伤,那么这个疾病发展的速度会增快一倍,我们说饮食是没有特殊限制的,您和其他人一样,健康的饮食、水果、肉类、蛋类都正常的吃,蔬菜保证一个健康就可以的,保证一个好的饮食的保健,那么对病毒性肝炎来讲,我们还要稍微预防一点就是过度的肥胖,作为病人有的时候会,受到家人特殊的照顾,然后也不敢去运动体重就偏胖,第一个是戒酒,第二个是不要进食过多的食物,保持过度的肥胖,其他的食物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吃健康的吃。
儿童病毒性肝炎怎么得的
儿童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得的,主要与它的传播方式有关系,儿童的甲肝主要是消化道传播,就是通过食物、水源来进行传播。儿童的乙肝主要的是血行传播为主。国内的儿童乙肝的传播主要的是垂直传播,就是妈妈有乙肝,可能传播给孩子。
另外就是输血进行传播,还有就是接触了乙肝的有带病毒的血液,来进行传播。对于儿童乙肝传播,主要是这些方式。
另外就是注射,注射器如果不是一次性的,接触了乙肝病人的血液,消毒不严格,它有可能得乙肝。
丙肝主要的是血液传播。丁肝,它主要是在乙肝的基础上面,感染丁肝病毒,戊肝,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来进行传播。
如何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准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必查项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诱发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大疾病类型。对人体危害巨大,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肝病检查,判断病情状况然后进行对症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有发热、全身乏力、胃纳差等症状,很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常见的肝炎症状有: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4、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但在血吸虫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结节病等γ-球蛋白百分比均可增高。检测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有参考意义。
5、血清前胶原Ⅲ(PⅢP)测定血清PⅢP值升高,提示肝内有纤维化将形成可能文献其敏感性为31。4%,特异性为75。0%。PⅢP正常值为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HBV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丙型肝炎常有赖排队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或/和HCV-RNA阳性可确诊。
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肝细胞中HDAg阳性或HDV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四)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HAI计分系统观察,对慢性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护理:
(1)肝炎急性期:病人常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不宜强调“高营养”或强迫进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如进食量太少。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可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脂肪乳和维生素。
(2)黄疸消退期:食欲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少食多餐,应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调节饮食的色香味,保证营养摄入。慢性期病人饮食原则如下:卧床或休息者能量摄入以84~105KJ/(kg‘d)为宜,中度活动者(上班)以126~147KJ/(kg‘d)为宜。蛋白质1.5~2.0g/(kg‘d),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瘦猪肉,鱼等;碳水化合物300~400g/d,以保证足够热量;脂肪以耐受为限,约50~60g/d,多选用植物油;多食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各型肝炎病人的饮食禁忌:不宜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尤其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以防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物(牛奶、豆制品)的摄入。各型肝炎病人均应禁饮酒,乙醇中的杂醇油的亚硝胺可使脂肪变性和致癌。
温馨提示: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切勿轻信虚假广告,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