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厌食的中医解释论
说起小儿厌食,一般指孩子不爱吃饭,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还是很多见的。古书中也有记载,如果宝宝不吃饭,古人称之为“不食”或者“伤食”,如果宝宝不吃奶则称之为“不乳”。
以三脏分型论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有的医家将之与脏腑结合,以心、肺、脾三脏分型论治。在三脏中,脾开窍于口,所以,脾是占主要的。但孩子的厌食也可能是由于心气不足或者肺气不足造成的。因为舌为心之苗,如果心气不足,孩子味觉就会不太好、吃饭不香。心气不足的孩子,同时也容易伴随有其他心气不足的表现,如面色不好、说话声音比较低、睡觉不踏实、爱哭。另外,肺开窍于鼻,如果肺气不足,孩子就容易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自然也吃得不香。肺气不足的孩子同时还有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
以脾胃论治为主治疗厌食
王彩凤大夫在临床上一般以脾胃论治为主,结合其他脏腑,将小儿厌食分为胃肠积滞、脾胃虚弱、脾虚肝旺、胃阴不足四种类型。有些孩子吃得不好,睡得也不好,王大夫没有将这部分患儿单独分型,而是采取结合其他类型辨证治疗的方法,也能取得比较好的。
王大夫认为,“脾虚肝旺”型的孩子的肝、脾、肾多会出现一些问题。“胃肠积滞”型的孩子多是饮食伤脾胃。“胃阴不足”型的孩子则存在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可能有素体脾阴不足,也就是说先天不足的情况,比方说,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有“地图舌”;另一方面,胃阴不足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注意,吃油炸、辛辣的东西比较多,伤了脾阴。而“脾胃虚弱”型的孩子多是由于先天不足。临床上,先天脾胃虚弱的孩子比较少见,“胃肠积滞”和“脾虚肝旺”这两种类型则比较多见。
胃肠积滞型:伤食的恶果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很好,为什么还会出现厌食症呢?王大夫认为,临床上很多孩子得厌食症恰恰跟吃的东西太多有关。现在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好的东西,让他们健康成长。可是,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孩子吃得太多以后,反而伤了脾胃。现在临床上常见的就是这种吃得太多造成的这种伤食,也就是胃肠积滞型的厌食。
幼儿的肠胃积滞:肉食太多容易产生食积导致伤食。
中医的虚痨指的是什么
中医的虚痨指的是什么呢?是由什么原因导致,又该如何调理呢?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涉及到各个脏器又有不同的特点。西医的许多慢性疾病过程出现各种虚损症候、各种重病后期的恶液质状态等。
中医治疗疣状痣的方法
中医治疗疣状疣,当然要注意一些药物配方,而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的方法或者是外敷,土茯苓、薏苡仁、骊齿苋、白花蛇舌草这些药物达到的治果是比较好。
1.中药内服:治宜清热排毒,养血活血,软坚散结,方用治疣汤。风热湿毒较重者,可加土茯苓、薏苡仁、骊齿苋、白花蛇舌草;若肝虚血燥,筋气不荣者,可加珍珠母,可加珍珠母、白芍、生牡蛎、赤小豆;若肾阴亏虚,肝血不足者,改用归芍地黄汤加川芎、牛膝。
2.西医内治法:以下方法可任选一种:①病毒录0.,每日3次口服;②乌洛托品0.~0.6g,每日3次口服;③10%水杨酸铋油2ml肌注;④1%酒石酸锑钾3~5ml,静注,每周2次;⑤干扰素2~5ml,肌注,每周1次。
3.万灵丹腐蚀剂:樟丹1.,水杨酸2,普鲁卡因,白糖1.,95%酒精调成糊状,帖敷疣体。4.鸦蛋子仁捣烂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用鸦蛋子油(鸦蛋子1份,花生浸泡半月)点涂患处。5.纯碱加生石灰等量,用2%普鲁卡因溶液调成糊状,外敷疣体。局部有灼热感时,停止敷药。6.复方水杨酸火棉胶(水杨酸、乳酸,弹性炎棉),将患处用温水泡5分钟,待擦干后,直接用本品涂抹疣体,每日1次,本品为较好的角质溶解剂,为易燃物,注意保护。7.《外科启玄》记载:“用鸡胫皮擦之自愈,一法将蕲艾在初生第一个上炙之,余皆自落而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