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育迟缓的症状,主要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行为等方面。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一、大运动
1.抬头:正常情况下,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可以抬头,而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可能要到6-7个月才能抬头;
2.坐立:一般在4-5个月时开始学坐,8-9个月时会独坐,但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可能要在10-11个月才会独坐;
3.站立与行走:正常情况下,在1岁左右时会走路,而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可能要到1.5-2岁时才学会走路。
二、精细动作
1.抓握:正常情况下,婴儿在3月龄时可将手放到嘴边吃手,4-5月龄时可无意识地抓住物品,而在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中,可能会延迟至6-7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指认:正常情况下,婴儿在4-5个月时能分辨出妈妈和其他人的脸,而在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中,可能要等到6-7个月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语言能力
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发出“咿呀”等简单的音节,而在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中,可能要到6-7个月才会发出声音。
四、社交行为
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就能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反应,并且能够笑或者哭闹,但在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中,可能要到12个月以上才会如此。
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头围增大、前囟门闭合晚、身体发软无力等症状。家长应引起重视,必要时需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