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密度会逐渐增加、硬化。当晶状体内出现混浊时,则可引起视力障碍,此时就会产生白内障。
人眼的晶状体位于玻璃体腔内,主要作用是调节屈光力,使外界物体成清晰像投射到视网膜上。如果晶状体发生浑浊,即为白内障,会影响光线,从而导致视力下降。若患者年龄较大,并且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可能会在40-50岁开始出现白内障的情况。此外,在强光照射下长期工作或生活的人群,也容易因为紫外线刺激而引发白内障。
对于有家族史者,一般会在60岁左右出现初发症状,而且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对于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者而言,通常会在50-60岁时发病,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用眼过度,以免影响眼部健康。
若出现视力模糊、重影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病情,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