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出现晚上发热的情况,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精神疾病会导致大脑的功能异常,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使机体代谢水平发生改变,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可能会在夜间出现发热的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改善,如温水擦浴等。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或情绪紧张的状态下,容易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影响到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从而诱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马来酸咪达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缓解病情。
此外,还可能是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上述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